一年售出300余箱,进账8万多
今年30出头的张某为了快速致富,在一年时间里,向开发区多家KTV出售伪劣葡萄酒300余箱,销售金额8万余元。日前,开发区法院以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张某是一名来连务工人员,长期从事酒类批发生意。一心想赚大钱的张某,感觉卖真酒利润低,便想采购些低价假酒来贩卖。
2010年4月,张某通过互联网搜索卖假酒的公司。突然,他发现有一家公司卖的卡斯特酒非常便宜,正常二三百元一瓶的酒,该公司只卖20元,甚至有的只卖5元。张某知道这种酒一定是假酒,随后他在该公司的网站留言,提出购买意向,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几天后,该公司的售假人员刘某(另案处理)打电话联系了张某。张某之后去了这家制假公司,发现该公司有自己的制假生产线,于是和对方谈好价钱,开始从对方公司采购假酒,销售给开发区多家KTV。
2011年1月,张某在电视上看到央视对那家制假公司进行了曝光,马上销毁了自己向该公司打款的证据。后来,利欲熏心的张某仍从该公司采购假酒,销往开发区多家KTV。
2011年3月,该制假公司被当地警方查获。开发区警方接到公安部协查通报,于当年4月11日在开发区杏花里小区张某的暂住处将其抓获,并当场查获相关酒类及包装盒。经查,截至案发时,张某已从制假公司购进310箱伪劣卡斯特葡萄酒,销往开发区多家KTV,销售金额累计84520元。(经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抽检,从张某销售的酒中检验出苋菜红成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今年30出头的张某为了快速致富,在一年时间里,向开发区多家KTV出售伪劣葡萄酒300余箱,销售金额8万余元。日前,开发区法院以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张某是一名来连务工人员,长期从事酒类批发生意。一心想赚大钱的张某,感觉卖真酒利润低,便想采购些低价假酒来贩卖。
2010年4月,张某通过互联网搜索卖假酒的公司。突然,他发现有一家公司卖的卡斯特酒非常便宜,正常二三百元一瓶的酒,该公司只卖20元,甚至有的只卖5元。张某知道这种酒一定是假酒,随后他在该公司的网站留言,提出购买意向,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几天后,该公司的售假人员刘某(另案处理)打电话联系了张某。张某之后去了这家制假公司,发现该公司有自己的制假生产线,于是和对方谈好价钱,开始从对方公司采购假酒,销售给开发区多家KTV。
2011年1月,张某在电视上看到央视对那家制假公司进行了曝光,马上销毁了自己向该公司打款的证据。后来,利欲熏心的张某仍从该公司采购假酒,销往开发区多家KTV。
2011年3月,该制假公司被当地警方查获。开发区警方接到公安部协查通报,于当年4月11日在开发区杏花里小区张某的暂住处将其抓获,并当场查获相关酒类及包装盒。经查,截至案发时,张某已从制假公司购进310箱伪劣卡斯特葡萄酒,销往开发区多家KTV,销售金额累计84520元。(经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抽检,从张某销售的酒中检验出苋菜红成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