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迎光临211N歌曲排行榜网站,我们只关注最新歌曲排行榜,这里为您推荐最经典、最热门的歌曲排行榜,以歌会友,神唱传情,足不出户扫尽优秀歌单!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KTV入门 > 正文

北京推倒重来再塑什刹海 酒吧一条街或消失

作者:隐藏的歌手 来源:原创 日期:2015/12/26 18:44:37 人气:669  评论: 标签:
投83亿调整产业,酒吧一条街或消失

推倒重来北京再塑什刹海

作为北京市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性景区,同时也是“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中轴线附近的什刹海地区,一举一动都备受外界关注。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北京授权开发商投资上百亿元拆迁百户改造什刹海地区大约16万平方米的胡同,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北京市西城区连续澄清,“什刹海拆迁系误读”。

记者获悉,虽然不是大拆大建,但改造工程还是存在的,传闻涉及的项目是“北中轴线核心保护区·什刹海地区旧城保护示范项目”,投资规模为83亿元,主要是为了配合北中轴线申遗和京杭大运河什刹海部分的申遗,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改造、人口适度疏解、院落修缮保护、产业业态调整等。

后海酒吧街在2003年以后闻名北京、酒吧街成了什刹海的标志和符号。目前,后海酒吧街正面临着重新规范。与此同时,什刹海地区将引入书吧、小型剧院和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新型文化业态。

涉及千户居民搬迁

5月3日,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新闻办公室澄清说,“北中轴线核心保护区·什刹海地区旧城保护示范项目”是由西城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项目的范围东至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前海东沿,北至鼓楼西大街东段,南至平安大街,总面积15.56公顷。

5月8日,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规划发展处处长王玉进一步解释称,“项目北边从烟袋斜街,南到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外大街中轴路环海这一圈,共15.56公顷,先把这个地区一部分拿出来进行试点,来进行文化保护区的改造和人口疏解,将来我们还要扩大。”

据介绍,工程范围涉及什刹海地区著名的烟袋斜街、白米斜街、大小石碑胡同等区域。

“什刹海项目是文化保护区的保护项目,不是商业开发,不存在拆迁现象。”北京市西城区新闻办公室主任孙劲松表示,“大家理解拆迁就是整个推平了,进行大拆大建。在这个项目当中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只是会在胡同的院落当中,做一些基础设施的改造,自愿置换,涉及到的居民是按照自愿腾退的原则,适度疏解一部分人口。”

北京天恒正宇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天恒正宇”)是北京市西城区专门为这个项目组建的全资国有公司,在其中,北京市和西城区两级政府共注资25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提供了55亿元的政策性贷款,企业自筹3亿元。孙劲松强调,该公司不是开发商,不具备地产商的资质。

5月8日,北京天恒正宇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市西城区之所以拿出这个片区做试点,是因为这个片区“是北中轴线的一段,也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2012年11月份,北中轴线和京杭大运河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候选名单,这是北京非常精华的一段”,但这个片区的环境、人居情况等不容乐观。据记者了解,京杭大运河计划于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关于这一片区的房屋腾退,北京市西城区准备对标北京前门附近的杨梅竹斜街的经验。此前,按照自愿腾退的原则,杨梅竹斜街的1700多户居民搬走了500多户。

王玉表示,“北中轴线核心保护区·什刹海地区旧城保护示范项目”的范围现在有1300多户居民,按照自愿腾退的原则,到底能腾退多少户现在还不能准确预估。

白米斜街社区一户住在大杂院里的居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给足买楼房的钱,能搬就搬。”

“巴黎左岸”褪色

5月8日,记者在什刹海地区采访时发现,后海酒吧街规模最大的酒吧——天堂慢摇吧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正是北京天恒正宇,在这家公司门前,还拉起了警戒线。

仍在营业的酒吧门前,也被画上了一道线。一家酒吧的业主告诉记者,相关部门要求将酒吧的户外活动范围限定在距离门口1.5米左右的距离,新画的线就是他们的户外经营范围。与此同时,酒吧已被要求降噪,目前已被限制在50分贝左右,达到了什刹海居住区要求的标准。

“吵闹的酒吧少了,古色古香、娴静雅致的静吧渐渐多起来了……这片北京内城一味开放的水域,正调整业态,从浮躁中静下来。”据《北京日报》的报道,什刹海环湖减灯工程已经悄然上马,除什刹海景区统一设计的光源之外,所有酒商广告、酒吧、店铺私自加装的照明设备全部拆除。

2003年非典期间及之后,后海酒吧街异军突起,成为与三里屯酒吧街齐名的小资消费之地。10年以来,后海酒吧街在附近居民的争议声当中发展壮大,甚至已经成为什刹海的代名词;如今,“北京的‘巴黎左岸’”似乎到了褪色的时候了。

“北中轴线核心保护区·什刹海地区旧城保护示范项目”所在地毗邻后海酒吧街,按照自愿的原则腾退出来的院落究竟用来做什么?孙劲松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在白米斜街这个片区,仍然保留居住的功能,根据自愿腾退的原则,可能会腾出来一些空间,比如安排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的便民菜站,文化活动的空间,如果有相对整体的院落,引入一些非遗的项目,一些艺术家的工作室都是有可能的。”

北京市西城区官方网站相关统计信息显示,什刹海风景区是北京市西城区投资利润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也许这正是什刹海地区业态调整的主要驱动力所在,根据相关统计信息,什刹海地区集中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包括小店铺、小饭馆等;今后,北京市西城区打算在这个区域引进书吧、小剧场、小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创新产业的新型业态。

在什刹海地区著名的荷花市场附近,一位店铺业主向记者抱怨什刹海地区业态定位的多变。据他介绍,上世纪90年代荷花市场重新开业,最初以经营中式小吃为主,后来改成什刹海古玩市场,2003年以后顺应市场需求,以经营酒吧、特色餐饮为主,2005年北京市商务局授予其“什刹海茶艺酒吧特色商业街”的称号,现在的形势大概是又要变了。


据记者了解,今年初,北京市西城区已经制定了最新的《什刹海地区业态调整规划》,以及《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地区业态准入行业指导目录》。

对于什刹海的最新动向,著名历史学者章立凡一方面呼吁大家关注什刹海地区旧城保护示范项目,一方面担心这是“曲江模式”进京。所谓“曲江模式”,就是“文化资源加旅游,然后再加城市。文化资源经过整理、提炼、创意以后变成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带来人气、商气,周边的城市升值,有钱了,再返回来投到文化,这样一个循环”。

著名作家章诒和表示,关于改造什刹海,“必须保留以居住为主的基本属性,而不是搞什么商业开发,当地居民也是适度经营”,她担心,“我们已经失去了东单、东四,西单、西四,王府井[1.30% 资金 研报]、前门,就剩下一个什刹海了,不能再失去了。”  
    本文网址:http://www.211n.com/html/ktv/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