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迎光临211N歌曲排行榜网站,我们只关注最新歌曲排行榜,这里为您推荐最经典、最热门的歌曲排行榜,以歌会友,神唱传情,足不出户扫尽优秀歌单!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KTV入门 > 正文

“酒后间歇精神病”杀酒吧女老板免罪?

作者:隐藏的歌手 来源:原创 日期:2015/12/26 18:44:33 人气:665  评论: 标签:
最近,一个叫“酒后间歇精神病”的词语在网上异常地火爆。在包头的一间酒吧,男子王某某涉嫌在与酒吧女老板彭某某的口角中用刀捅死了后者。而网上纷纷传言王某某的爹是“黑社会老大”,“并动用权力请法医开了酒后间歇精神病证明想逃避罪责”。

“酒后间歇精神病”听着不合常理,但确实可能是医学与司法概念的混搭

和醉酒有关的精神障碍是个医学概念,叫病理性醉酒。喝酒会让人变得兴奋,乃至自控能力变差,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了。可这是精神疾病吗?原来,无论是我国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还是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里都有“精神活动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酒精就是其中一种物质。

但是大部分的醉酒跟精神疾病没有关系。一般而言,醉酒有普通(生理)性醉酒、复杂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之分。所谓的普通醉酒,就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个人一次大量饮酒之后出现话多、情绪不稳等生理表现,一般醒来后对饮酒过程有记忆。而病理性酗酒则是一个人稍微喝了一点点酒就突然发生明显的意识障碍,这往往跟他过去有过脑损伤等疾病有关。复杂性醉酒则是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概念,有所争议,不一定通用。我国刑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不过在司法实践中普遍认为病理性醉酒实际上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所以一旦一个人被鉴定为病理性醉酒,就有可能被免除刑责。

间歇性精神病其实是个我国独创的司法概念。同样是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不过根据精神障碍司法鉴定专家的说法,所谓的间歇性精神病只是个司法概念,在精神疾病学科没有这样的说法。任何精神疾病之症状都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精神疾病其实都是间歇性的。对任何一种精神疾病的鉴定,都需要考虑到这样的发病周期,进而分析其案发时的精神状态。的确,翻遍中国和世卫组织的权威精神疾病诊断指南都找不到这样的名词。这个独创性的名词一方面让很多司法办案人员很困惑,像是人大法学院的一个课题组对精神病鉴定及其相关问题做了专门的调研,结果发现,很多公安司法人员都认为判断精神病患在何时何种状态下是无行为能力的很棘手;另一方面,这也容易让对精神病学科不了解的普通人充满质疑,因为间歇的意思是平时是好的,在案发时就发作了,岂不是给一些罪犯钻空子的机会?因此,也有法律学者认为该废除这一条,因为没有意义,还容易引发困扰。

所以,基本上“酒后间歇精神病”查无此词,不过若是不熟悉的人把两个概念给混搭到一起,用这个词语来代替“病理性醉酒”,由此传播,也并非不可能。

遇害的女老板非常漂亮,正是大好年华之际却香消玉殒,让许多人惋惜之余更加气愤

而传言中的嫌疑人委托法医开了“酒后间歇精神病证明”,这有实实在在的漏洞

其实,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司法鉴定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只有司法机关才有权力委托专业人士和机构做精神司法鉴定。犯罪嫌疑人连首次申请权都没有,只有申请做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权利。所以,这个传言在委托的主体上出现了偏差,大大地降低了可信度。其实和我国一样的许多大陆法系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是这样规定的。这样做有合理性,能够减少鉴定中的徇私舞弊,减少被告人一方和鉴定人“亲密接触”。不过,专家学者们也一直呼吁要给予刑事案件被告人申请首次精神病鉴定的权利和救济途径。

2010年的“马三女三碾农民工案”发生后,该名女子的朋友说她有间歇性精神病,而她在行事之前也喝啤酒。最后,司法鉴定她并没有精神疾病。她被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刑十五年。其实,通过她的庭审交代可知道,她情感受挫后想要报复。当晚,她在与友人饮酒期间,多次打电话寻找情夫郭某未果,遂表示想开车撞人,发泄一下,以此“逼出”郭某。而她认为那里是郭某的工地,撞的人是郭某的工人。可见她撞人是有预谋的,对于自己的犯罪行为和可能构成的危害也相当清楚。而当时,她确实是情绪激动。心理学家就分析说,“在心理学上,把这种引起个体高度紧张的事件叫做应激事件。能够导致人应激的事件通常也叫做情绪扳机、扳机事件。在情绪面临失控的时候,要及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识别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出去跑几千米,回来后估计连打人的力量都没有了。”

和一说到民事案件中的精神病鉴定,人们往往想到“被精神病”这个词一样,在刑事案件中,人们也往往觉得犯罪嫌疑人会自己主动“去精神病”然后逃脱处罚。

其实并非如此容易,精神学科是一直都在发展进步,可不代表医学判断无章可循。以中国司法精神鉴定界极具名望的专家纪术茂为例,他做的一份近7000字的鉴定报告有以下的四个方面:

首先,医师的询问和调查是鉴定的第一手资料。询问的对象除了被鉴定人,还必须包括与被鉴定人旁及的其他众多(证人、亲属、朋友、同事、上司等等)关键人物,调查必须涉及亲自的走访论证,不能仅凭现成的书面证言。

其次,心理测量环节必不可少,这是支持医师观察结论的数据证据。心理测量是一项科学客观的技术手段,即使测量出现误差也会被明显识别。
 «   1   2   »   
    本文网址:http://www.211n.com/html/ktv/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