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迎光临211N歌曲排行榜网站,我们只关注最新歌曲排行榜,这里为您推荐最经典、最热门的歌曲排行榜,以歌会友,神唱传情,足不出户扫尽优秀歌单!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KTV入门 > 正文

川音、酒吧、驻唱、一个不能少

作者:隐藏的歌手 来源:原创 日期:2015/12/26 21:24:06 人气:672  评论: 标签:
成都玉林生活广场是当地著名的酒吧集中地,这座六层环状连体建筑当年曾有“成都夜巴黎”之称。

2009年的快女冠军江映蓉曾在成都酒吧驻唱。

  成都酒吧格局、文化、历史

  这些歌手血管里流淌着酒吧文化的血液

  成都酒吧文化见证者

  空瓶子酒吧节目总监。

  八月底的一个傍晚,空瓶子酒吧节目总监王志强,正在为晚上的九周年店庆派对作彩排,他拿着麦克风,不时对台上的歌手喊话指导,俨然选秀节目里的评委。回望前几年,选秀歌手是成都的头号特产,横空出世的李宇春张靓颖们,仿佛千树万树奇葩开。但这些奇葩之所以成为奇葩,无非也曾扎扎实实长在累积多年的音乐沃土上。

  空瓶子酒吧所在的玉林生活广场,是一座六层的环状连体建筑,当年曾有“成都夜巴黎”之称,进驻了诸多酒吧、餐厅、KTV、网吧,如今已有点看得出岁月的中年迟暮。但三楼的音乐房子、空瓶子依然火红,这是外地人对成都酒吧最熟知的其中两家,因为从张靓颖、纪敏佳、谭维维,到江映蓉、王艺洁,历代诸多超女快女都曾在此驻唱。今年,王志强麾下的“灵魂歌手”刘艾迪也进入了花儿朵朵全国总决赛(现为八强),“她在这里积淀了这么多东西,跟大乐队一起走,和唱伴奏带的完全是两回事,其他选手完全望尘莫及。”做乐队出身的王志强有点自豪,又觉得理所当然,“成都歌手的实力为什么那么强,因为酒吧文化在里面。”

  “成都摇滚教母”

  1997年开了著名的小酒馆。

  空瓶子最初的老板是成都传奇音乐人赵鲁,他也是当年成都最早的酒吧PUB啤酒馆的老板、歌手。PUB啤酒馆成立于1989年,被称为“酒吧业的黄埔军校”,当时就有吉他弹唱、摇滚乐队,还有调酒表演。后来啤酒馆结业,赵鲁一度出走国外,当年合伙老板中的六位聚在一起,在1998年重组为“半打”啤酒馆。那两年,玉林小区似乎成了成都酒吧的新兴中心,除了“半打”,“成都摇滚教母”唐蕾也在1997年开了著名的小酒馆,从此扶植了无数地下摇滚乐队如后来的阿修罗、声音与玩具等。今天的小酒馆,已然是音乐青年朝圣必到的“成都原创摇滚大本营”、“十几年不曾间断的周末摇滚现场”,往往演出开场不久就爆满,迟到的年轻人们还聚在门口苦等,掌柜只得出来守着。

  2002年空瓶子、音乐房子相继开业,以玉林小区为中心的音乐演艺酒吧传统,延续至今。后来音乐房子最为人知的,自然还是从这里走出的张靓颖、江映蓉等人,而她们的冒起,与这里对音乐的专业与专注不无密切关系。音乐房子由几个玩乐队的朋友合力开设,董事长陈涤曾是当红的跑场歌手,总经理李健则是键盘手、鼓手。后者说:“过去我们在别人的酒吧演出,要符合别人的要求。在我们这里,就能符合我们的要求。因为想搞自己喜欢的音乐,从这个目的出发,就做这个酒吧。”今年花儿朵朵成都赛区冠军、有“成都黄小琥”之称的黄曦,早年曾与李健同在“焦点”乐队合作,也曾在音乐房子驻唱半年,她认为:“音乐房子真的是很保护乐手和歌手,他们是用态度在做酒吧。不是要迎合现在的消费市场,而是我要做我喜欢的音乐,如果你和我的品位一样,你就来。”

  成都的另一个有名的超女快男输出地,是莲花府邸。2005年开业,它同样以音乐演艺为主,但远离了老中心玉林广场,以武侯祠旁的锦里为新据点,大股东江智民曾是很火的校园、酒吧歌手,推出过多张发烧碟,另外还有十个歌手包括谭维维共同入股。“当时开有的酒吧要改成迪吧或者慢摇吧,有些歌手可能没有地方唱歌,我们想法很简单,就是找一个地方能一直唱歌。成都人来这里不是为了纯喝酒,而是真来听音乐。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像王铮亮、郁可唯、张靓颖都在我们酒吧唱过,至今仍是一个真正的玩音乐的地方。”谭维维说。

  这几家酒吧早已声名在外,在王志强看来,是成都酒吧里“有一定内涵”的,“介于高端的场所和一些所谓的花场之间,来玩的人也是中产阶层比较多”。事实上,也正是这种被他称为“中众”消费的音乐演艺酒吧,从输出歌手的角度,接轨了国内主流的流行音乐。不过他也承认,现在成都酒吧的消费主流其实仍是慢摇吧,这以90后多、美女多的九眼桥的酒吧街为代表,在那里“演出只是一个点缀,不是很专业。走的是低端的路线,酒比较便宜,会吸引一些年轻人过去。但不是说就不好,它就需要这种营销的手段”。此外,近两三年政府扶持的宽窄巷子,以及拷贝自香港的成都兰桂坊,也在形成更文艺或更时尚的酒吧街,音乐并不是它们最主要的标签。成都还有被称为“花场”的类似歌厅的娱乐场所,歌手艺人在花场的演艺舞台上演出,由观众所献的花环获得提成,而花场有酒吧式的,也有在各大酒店、娱乐会所里开设的。李健对后者并不认同:“中国有太多的人,每个人会有不同的需求,允许多元化。当然我是不太喜欢,其实花场不叫酒吧,就叫花场,是有一点怪胎的东西。”

  驻唱歌手生态

  每场报酬100块,但乐此不疲

  像音乐房子和空瓶子,每晚九点半到凌晨两点一直有驻唱歌手在台上演唱,一晚在台上的歌手和乐手至少六七个。人员的频繁流动在这里也很正常,王志强介绍:“歌手自身和工作上的原因都会发生调动,比如说身体不好,或者有其他的发展、参加比赛,他们都会请假。有些歌手唱得太久了,或者他的风格不适合了,我也会换。”驻唱歌手的来源也五花八门,有公开招募的,有朋友推荐的,也有歌手自己过来的,还有老板们自己去发掘的,而入行的标准就是硬实力,李健说:“我们选择的很多(歌手)都没有名气,但是一定要看他在音乐方面真正的实力和素质。”

  驻唱歌手的日子并不如外界想象的轻松。例如排练和演出都不能迟到,不能收客人的小费,在台上不能喝酒,“虽然这里是酒吧,但我们还是不允许的。”李健说,他认为乐队的纪律很必要,“我们这里很多歌手出去,都没有什么很不靠谱的地方,怪癖啊,丑闻啊,都没有。”但与此同时,在成都的驻唱歌手普遍收入不高,有资深驻唱歌手向本刊记者透露,自己唱一晚的最高工资是120块,还有人是拿80块的,当然,如果有精力又混得开,最多可以一晚跑三四场。王志强对这一行情数据不置可否,但他透露,空瓶子以前的和声歌手每天报酬100块左右。也有演出经纪人说,成都的酒吧驻唱歌手平均月收入是6000块—这意味每天都得工作,而且跑上两三个场子。当然,心怀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出来”的酒吧歌手,有时也顾不得那么多,只要有机会上本地电视台露一把脸,哪怕从早到晚排练,只有200块薪水,甚至干脆就零报酬,他们也大多不计较。

  不过,在这些酒吧里,驻唱歌手能有良好的音乐交流、互动平台,在日常的训练和演出中,他们和乐手、玩音乐出身的老板,大多能像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般自由交流,在音乐上互相影响,对其音乐素养的形成和促进不无正面作用。唱了多年的黄曦,自认“这么多年搞音乐,对音乐都是有些挑剔了”,她今年分别去参加了快女和花儿朵朵的选秀,“(选手得)起码说出一个你喜欢的乐队的名字,哪个乐队都不懂,拿个伴奏带在台上就那样了……”李健也表示,其实音乐房子还有很多优秀歌手,单纯从实力而言都不差,“包括像张靓颖、江映蓉这种实力的,我们目前都有”。

  酒吧、老板或歌手

  这圈子,数来数去是一家人

  酒吧老板,歌手或乐手,川音学生或老师—每个在成都音乐圈子里混的人,都至少拥有这三个身份中的两个。

  比如,音乐学院学生跟其他大学生一样,挣点小钱不难,找个适合的工作岗位不易。不少川音的学生毕业后仍在酒吧唱歌,而很多歌手乐手,在岁月的打磨中又都慢慢变成了酒吧老板,他们也在努力让自己稳定下来,既然熟悉这个行业,又乐于一直为这个圈子推波助澜。

  而这些做音乐酒吧的人,也往往是老相识、好朋友,所以当年张靓颖可以在空瓶子和音乐房子两边串场,而小酒馆的老板娘唐蕾,同时也会入股音乐房子以示支持。王志强说,十年前做酒吧做乐队的时候最high,无论你是成都哪个场子的,每个星期天晚上,总有那么四五支乐队,收工后聚在某个酒吧里“jam歌”,互相交流切磋。

  当然,你还可以看到王铮亮这种混搭怪咖,在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比赛中获奖,一个是波罗的海国际手风琴大奖赛,另一个是湖南卫视快乐男声。也会碰到余政仪这种穿越感十足的大叔:80年代末从学校翻墙到酒吧唱歌,20年后却做了川音系主任,而他的学生之中,还出了一个划时代意义的超人气偶像李宇春。

  而那些最后冒出来的歌手,又无不和酒吧、川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自己亲自唱过酒吧,就是自己的老师当年唱过酒吧,最终这些人都去了选秀,运气好的一举成名天下知,由此出川去了。
成都丰富的茶馆和酒吧文化与当地浓郁的闲散气氛有关。左图为宽巷子凯庐牌坊下的露天茶馆。

  “我那时一晚上跑到五场,小费都是几千”

  【黄曦,成都人,2011年快女成都50强、花儿朵朵成都赛区冠军。二十年的驻唱经历,有“成都黄小琥”之称,她见证了多年来成都夜场、酒吧、乐队的变迁,与朋友合股开过酒吧,张靓颖、纪敏佳也曾是她的员工。她今年一口气参加了两大选秀,经历了所谓梦想的打鸡血时刻与骤然坠落,依然想“找到路,走下去”。】

  上世纪90年代成都只有舞厅的时候,我唱过一年的舞厅。1993年我开始唱大型夜总会,当时成都有很多大的夜总会,比如说天龙王朝,他们的编舞都是给草蜢、谭咏麟编过舞的,像大都,也是香港人开的。那时成都夜总会的灯光音响,也比现在任何一个大型活动都专业。我记得唱一首《曼珠沙华》唱《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我真的是一身纱,那个舞蹈阵容啊、灯光啊都配合上,然后用两根钢丝把你吊上很高的顶。那时候还有坐空中的太空飞船下来,全是大型的装置,以前我们演的全是这种,我在舞台上受到很多锻炼,也一直都是唱大乐队。后来就被请到外地演出,一般我都打听两件事,只要出川,如果工资少于300我不去,没有大乐队我不去。

  1996、1997年开始,我以前开过一段时间酒吧,开了七八年,后来没做了。曾经很多人喊我去当经理,给我点股份,因为酒吧的竞争很激烈,如果参与到经理职位,肯定要从生意角度出力,肯定就得喝喝酒。发展到后来,人家一打电话,我就说我不愿意喝酒,我不愿意做市场这一块,我就想唱歌。后来就没人找我了,因为我坚持做一个单纯的歌手,那段时间又胖了,年龄又大了,还坚持太多。特别是我离开“焦点”之后,就没那种很喜欢的乐队在一起玩了。以前焦点的鼓手,现在是音乐房子的股东、总经理李健,焦点的一个驻唱陈宁,现在是1810酒吧的节目总监,还有一个驻唱歌手,现在是成都宽巷子九拍的最大一个股东。直到2000年的时候,我和陈宁他们搞了个英文乐队“老橡树”。那时候我们在成都跑场的乐队中,简直是个神话,一晚上可以跑到五场,而且每天晚上小费都是几千的,特别辉煌。

  我是经常一个酒吧唱很多年,直到它关门。有一个酒吧更奇怪,都换了三批股东,每一次换老板,这个老板总是把电话给下一个接手的老板,都把我当一个固定资产留下。“半打”开第一个酒吧时,专门为我买的电容话筒,就是那种老上海的话筒,老板专门去上海挑的,一看到这个话筒就说,这是黄曦唱的。我是“半打”的第一个歌手,一直演到没了“半打”这个名字。

  张靓颖以前在我的酒吧也唱过一段时间。从她参加选秀开始,我就开始在计划:我过几年也要去。今年一旦我走上去了,又拿了(花儿朵朵成都赛区)冠军,就把这个梦想想得很大了。所以最后它给我带来失望。好在身边的音乐人,身边朋友一直都在打压我,说:“没什么,你去玩,玩出我们老年人的风采,没人用你的,你放心吧。” 这几年选秀的,肯定和酒吧驻唱的不能比了。像纪敏佳、陈文雅这些孩子,真的是实力。如果她们在香港或者在台湾,早就红了。唱片公司挑的所谓潜力,迎合的是观众,而不是听众,电视选秀你也只能理解,在视觉上满足70%的享受,在听觉上至少得过得去嘛。

  但我唯一的,还是希望自己作为唱将走出去,参加选秀,唯一的梦想就是总有人觉得我嗓子还行。所以我下的时候,觉得真是解放了,虽然我还是哭了。

 
    本文网址:http://www.211n.com/html/ktv/1228.html